畴昔来会稽,浮舟出江堤。苍茫望津道,隐隐辟招提。
虚气发峻岭,疑有至人栖。龙象兹拥卫,群木皆萋萋。
吾家浮屠老,早岁离烦迷。持律破三业,悟道臻渊倪。
法网覆众生,一念绝町畦。戒刀割大荤,水陆无象犀。
凡物有极势,固难叙阶梯。兀然被衣裓,谁能判金泥。
六时宣法音,万生荷提携。愚人本无识,有识自难稽。
如我解所说,安可议东西。稽首送归驭,信美旧山蹊。
送荣叔归萧山。宋代。沈辽。 畴昔来会稽,浮舟出江堤。苍茫望津道,隐隐辟招提。虚气发峻岭,疑有至人栖。龙象兹拥卫,群木皆萋萋。吾家浮屠老,早岁离烦迷。持律破三业,悟道臻渊倪。法网覆众生,一念绝町畦。戒刀割大荤,水陆无象犀。凡物有极势,固难叙阶梯。兀然被衣裓,谁能判金泥。六时宣法音,万生荷提携。愚人本无识,有识自难稽。如我解所说,安可议东西。稽首送归驭,信美旧山蹊。
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 ...
沈辽。 沈辽(1032—1085),字睿达,宋钱塘(今余杭)人。沈遘的弟弟,《梦溪笔谈》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。自幼嗜读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曾巩、苏轼、黄庭坚常与之唱和,王安石、曾布皆习其笔法。本无意于功名,王安石曾有“风流谢安石,潇洒陶渊明”之称。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,负责监内藏库。
呈济之。金朝。李俊民。 朝醒暮醉几时休,鸡黍人家见客留。闻道曲生行处有,西村明日趁扶头。
题道士郑渭滨诗卷。宋代。冯去非。 江湖曾是饮清波,笔染霜华秋最多。梦里诵君新句子,觉来无奈月明何。
晚饭太塘岭缘隐庵。清代。曾尚增。 太塘岭下好停车,小憩茅庵日已斜。藜苋尝来偏有味,鹪鹩随处可为家。梦中云树迷千里,壁上烟岚识九华。最喜僧雏能解事,殷勤频献奥香茶。
古诗十四首 其二。元代。张昱。 汉诗十九首,不复辨名氏。苏李及枚乘,伯仲之间耳。当时尚词赋,六义谁作意?虽非大雅言,颇有风人致。篇章何在多,自足传于世。所嗟黄初后,作者莫与企。
世路风波恶。喜清时、边夫袖手,□将帷幄。正值春光二三月,两两燕穿帘幕。又怕个、江南花落。与客携壶连夜饮,任蟾光、飞上阑干角。何时唱,从军乐。归欤已赋居岩壑。悟人世、正类春蚕,自相缠缚。眼畔昏鸦千万点,□欠归来野鹤。都不恋、黑头黄阁。一咏一觞成底事,庆康宁、天赋何须药。金盏大,为君酌。
贺新郎·世路风波恶。宋代。辛弃疾。 世路风波恶。喜清时、边夫袖手,□将帷幄。正值春光二三月,两两燕穿帘幕。又怕个、江南花落。与客携壶连夜饮,任蟾光、飞上阑干角。何时唱,从军乐。归欤已赋居岩壑。悟人世、正类春蚕,自相缠缚。眼畔昏鸦千万点,□欠归来野鹤。都不恋、黑头黄阁。一咏一觞成底事,庆康宁、天赋何须药。金盏大,为君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