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榻迎曛下,归轩肯夜阑。多君心尚尔,为客鬓俱班。
露气添新酒,花香入薄餐。娟娟天上月,聊得共长安。
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三。明代。李舜臣。 一榻迎曛下,归轩肯夜阑。多君心尚尔,为客鬓俱班。露气添新酒,花香入薄餐。娟娟天上月,聊得共长安。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 ...
李舜臣。 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
和千家诗六十首 其五十五 观书有感。。李江。 川上春流眼色生,天心坐处物能轻。面前光景何由到,只在致知又力行。
别刘良溪。明代。罗洪先。 与君重识面,居然见幽情。如何二仲子,独高千载名。急雨春江白,深林野鹳鸣。此时怜把袂,翻畏棹歌声。
水墨松石。唐代。方干。 三世精能举世无,笔端狼藉见功夫。添来势逸阴崖黑,泼处痕轻灌木枯。垂地寒云吞大漠,过江春雨入全吴。兰堂坐久心弥惑,不道山川是画图。
游员常寺 其十。明代。张岳。 寂寞非人境,清虚惬道心。听经猿入定,破梦鹤鸣阴。刻竹题诗遍,望云怀古深。萧萧羞两鬓,吾欲投吾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