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来尘影,而今回忆都难。天崩地坼海涛翻。
与君俱过却,何遇不心安。
我愧山公豪纵,君如陶令贞艰。差池无处寄修椽。
蓬蒿三亩宅,难似得江山。
临江仙 惠君携两儿归长沙,寄泊无所,书此慰之。近现代。刘永济。 二十年来尘影,而今回忆都难。天崩地坼海涛翻。与君俱过却,何遇不心安。我愧山公豪纵,君如陶令贞艰。差池无处寄修椽。蓬蒿三亩宅,难似得江山。
刘永济(1887一1966) ,男,字弘度,宏度,号诵帚,晚年号知秋翁,室名易简斋,晚年更名微睇室、诵帚庵,湖南省新宁县人。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。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。历任长沙中学教师,沈阳东北大学教授,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,浙江大学、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、文学史教研组主任。湖南文联副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。《文学评论》编委。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 ...
刘永济。 刘永济(1887一1966) ,男,字弘度,宏度,号诵帚,晚年号知秋翁,室名易简斋,晚年更名微睇室、诵帚庵,湖南省新宁县人。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。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。历任长沙中学教师,沈阳东北大学教授,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,浙江大学、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、文学史教研组主任。湖南文联副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。《文学评论》编委。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
妒妇津。明代。张煌言。 妒妇死津头,津亦名「妒妇;」少女相经过,风雨不得渡。或为蓬垢颜,窃恐逢彼怒。古云粥仓庚,可以疗此痼;惜哉彼妇愚,虽死犹弗悟!
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袁凯。 只今何处无黄菊,醉着茅茨有几人?贤妇稍能知此意,杀鸡为黍莫辞贫。
诉衷情令。宋代。杨炎正。 露珠点点欲团霜。分冷与纱窗。锦书不到肠断,烟水隔茫茫。征燕尽,塞鸿翔。睇风樯。阑干曲处,又是一番,倚尽斜阳。
江南春色渺无涯,借得芳枝似酒赊。点染已经元老手,品题还许大方家。
丹心独对年年树,玉貌空传处处花。雪夜门深清梦远,敢将桃李向人誇。
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邵宝。 江南春色渺无涯,借得芳枝似酒赊。点染已经元老手,品题还许大方家。丹心独对年年树,玉貌空传处处花。雪夜门深清梦远,敢将桃李向人誇。